四表集抄期待度高 水氣熱可借鑒電力儀表推廣經驗
時間:2016-08-13 10:02:49 來源:
四表集抄從去年熱談到今年,爭議最多,究其原因也許因為主推方是國網公司,使得各地水司、熱力公司、燃氣公司、表計公司(水氣熱表計企業)頻頻觀望。
互聯互通推動智能儀表技術發展和創新
電力行業開了個好頭,國電在2009年針對表計、采集、主站等頒布了一系列標準,新上的設備實現了真正的互聯互通,極大推進了電力儀表的智能化進度。既規避了設備重復投資的風險,也讓設備的服務外包能正式面向社會。
水、氣、熱行業在計量表計智能化進程中,與電力行業基本一致,當下,特別是水、熱行業,智能集抄更多是表計廠家之間的相互博弈,讓用戶有眼花繚亂的感覺。導致各地水、熱管理部門出現多個抄表系統同時并存,各家表計無法兼容,設備維護無從下手。
水氣熱行業可以從電力經驗中學到什么?
雖然各地水、氣、熱行業沒有國電雄厚的財力、強大的技術隊伍支撐,但是并不影響制定局部企業標準化的實施。水行業的長沙水業,熱力行業的寶雞熱力等一些業主單位已經這么做了。他們利用或建設自有技術隊伍,結合各表計廠家及第三方技術力量,在現有國家標準、行業規范基礎上,制定適合自身企業的表計、集抄、平臺標準。通過企業標準的修訂,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水司、熱力公司能更直觀的考核表計生產商,能對表計生產商提出更明確、更有針對性的性能修改意見。既保障了設備投資,也極大的簡化了設備維護難度。對表企來說,用戶企業標準的明確,為了能有一份滿意的成績單,表企會更專注表計計量特性和電氣特性的改良、售后服務體系的建設和服務質量、響應時間的提升。
互聯互通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表集抄的初衷是為了共享資源、節約投資;它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抄表系統,還需要考慮后期設備的運維工作,如果水氣熱行業也像電力行業一樣高度統一,四表集抄工作就會相對簡單。當下的實際情況是現有的遠傳水氣熱表不管是在物理層還是在協議層都是高度的不統一。當下搭建四表集抄系統需要解決兼容到大統一的一個過程,不管是老表計的兼容還是新表計的安裝,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不同儀表端的最大程度的互聯互通。
標準化是互聯互通的基本保障,但是任何標準化都有一個起始點,如何兼容此起始點之前的智能表計是必須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水氣熱行業)。真正的兼容不能僅停留在軟件平臺層的數據對接,這種技術保障是非常脆弱的。應該在采集層標準化的過程中,能同時兼容標準協議的表計和非標準協議的表計。
由于水電氣熱主管部門不同,有不同的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在四表集抄層面考慮互聯互通就需要綜合考慮不同的主流應用場景,表計端以現有儀表行業標準為主,采集端綜合考慮四表遠傳數據項、采集密度、標準協議及非標協議兼容性等。同時水電氣熱在一個城市又同屬于市政基礎服務,大多為國企,各自的主導能力都不夠。四表集抄工作需要依托當地政府支持,充分利用各企業的優勢和本地機構配套資源,發揮政府主管部門的協調作用。